【谷埔水堂】重回谷埔的點滴
提起點滴是生命,大概會想起「揹水一戰」,或幾年前方力申的香港環島泳。點滴是生命是註冊慈善團體,創立於1998年 […]
【鄉村事…鄉村是?】 Ep.07 沙頭角的Charles 和阿史
#寧靜vs蕭條 #冰封vs變化
#被閱讀到的歷史
#王昌泰盒子最重要是聚到人
【鄉村事…鄉村是?】 Ep.06 葉曉文的生態之旅
#荔枝窩一年四季生態遊
#住在偏遠鄉郊
#最喜歡的地方
【鄉村事…鄉村是?】 Ep.05 梅子林、谷埔、榕樹凹的中文大學建築復育計劃
#復育最重要係一個延續到嘅過程
#要有人返去
#梅子林谷埔榕樹凹分別
梧桐山景觀傳說
我的婆婆是沙頭角鄉民,小時候她跟我說關於梧桐山傳說…… 相傳梧桐山和八仙嶺本是兩兄弟, […]
提升村落形象:修復進行中
來到荔枝窩,其中一樣會留下深刻印象的必定是荔枝窩的風水牆,妝點著美麗瓷畫、畫有荔枝窩地圖的牆身包圍著整條村,如 […]
谷埔願景團隊訪問(下):谷埔的場景營造
廢墟花園 由鄉郊保育辦公室鄉郊保育資助計劃資助的「廢墟花園建築景觀微更新:谷埔村老圍樹院宅復育與社區空間活化」 […]
谷埔願景團隊訪問(中):建築保育作為一種與環境、人文的互動方式
谷埔客廳 由鄉郊保育辦公室鄉郊保育資助計劃資助的「谷埔村針灸觸媒計劃:啟才學校附屬建築修復與周邊環境改善」(下 […]
谷埔願景團隊訪問(上):團隊初探
沙頭角客家聚落研究 由王維仁教授帶領的香港大學建築學院中國建築與城市研究中心(下稱「谷埔願景團隊」)自 202 […]
惜玩荔枝窩
在這個網絡資訊快速流通的年代,人人都輕易成為旅遊達人。只需在網絡上簡單輸入荔枝窩,馬上就能找到有關的歷史、交通 […]
尊重——共創的起點
2023年9月起,由創不同啟動、鄉郊保育資助計劃資助的村里故事(ruralcommon.hk),招募了一群共創 […]
我們眼中的鄉郊:說故事的重要性
因為種種原因參與鄉郊保育工作,至今將近五年。每當我說起這份工作時,身邊朋友的反應通常會說,「除了客家燜豬肉,還 […]
森林村落問與答:義工在復村的角色
森林村落項目於 2021 年啟動,由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主辦、沙頭角文化生態協會協辦。項目由鄉郊保育 […]
中大建築學院團隊:以建築作為復育的載體(下)
遊谷探埔(From Vally To Plain) 中大建築學院團隊(下稱中大團隊)在谷埔進行的復育項目——「 […]
從使用者眼中觀賞荔枝窩鄉村花園
「荔枝窩村園境及建築環境改善工程」(下稱「鄉村花園」),由暖窩主辦、香港鄉郊基金協助。項目將村內部分難以復修的 […]
與谷埔村二代 Lilian 對談
七八十年代起,隨着時代發展,大量谷埔村民移民海外。Lilian 的爸爸是少數沒有移居海外的村民,Lilian […]
素珍姐 與《鎖羅盆村沿革史》
❝ 素珍姐走訪英國訪問了二十多位村民,再結合村民手稿、書信、書刊歷史資料、時代背景,梳理出339頁,帶點研究論 […]
新構想!吉澳實境遊戲
當你遊覽吉澳時,你會通過甚麼方式了解它?是參加導賞團?是閱讀書籍?還是通過地質公園設立在島上的解說牌? 原來村 […]
球叔:來自鴨洲的船家
❝ 球叔是鴨洲人,在沙頭角做船家已近二十年。父親從前經營街渡來往荔枝窩、西流江、三椏等村,「周圍都去」… ❞ […]
中大建築學院團隊:以建築作為復育的載體(上)
梅子林復育計劃(Project Plum Grove) 中大建築學院團隊(下稱中大團隊)在沙頭角的鄉村復育中主 […]
「鄉村互助自理」:也許能為鄉郊保育的未來帶來新想像?
「互助自理」(Commoning)的概念大家聽過嗎?簡單來說即是指社區集體並自主地分享、管理共同資源的過程。受 […]
「荔枝窩自然管理協議」的復耕嘗試:對本地農業可能性的全新探索
撰文:Rain Wang 編輯:May Ma & Hermion Au 2017 年 10 月起,香港 […]
鬼故兩則
我人生中首次入村,首個任務就是為鹿頸公立學校除草、開路、清理滑梯——我們一行人相當快手,不消一小時便讓滑梯重見 […]
薏苡-用來做首飾的植物
相信大家對薏苡並不陌生,薏米粥、紅豆薏米水等等都是常見的薏苡仁的製品,不過有沒有想過,原來薏苡也可以用來做首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