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紀中期明朝萬曆年間所編《粵大記》已有鹿頸地名記載。

鹿頸位於沙頭角鄉,為雜姓村,主要族姓為陳氏和黃氏,有四個祠堂, 其中春儒黃公祠和男德陳公祠是三級歷史建築。春儒黃公祠據說在康熙年間(1661年至1722年)所建,先後在1926年及2002年進行翻新修繕。男德陳公祠又名文林堂,建於1908年前。

康熙年間落擔先祖黃乃秀輾轉移居至鹿頸開支散葉,其後子孫眾多,族人認為加建房屋會影響風水,故1917年起,黃氏村民陸續移居沙頭角担水抗村、打鼓嶺、龍躍頭一帶。

五十年代,鹿頸村住有約620餘人。早期,居民於面向沙頭角海,屬荒山野嶺,後人開墾山嶺,圍海造田,以務農和捕魚為生。

建設

山上日佔時期日軍機槍堡及觀測台乃二級歷史建築。

另有現已荒廢的鹿頸公立學校,於1952年添建時規模數一數二。

此外,灌溉用的水陂和北區第一個人工魚塘亦分別於 1954年及1958年落成。

60-70年代,沙頭角公路建成,船灣淡水湖亦在此期間興建,稻田被徵、水源被截,生計困難,大多村民移至市區或英國謀生,人口銳減。

現時,鹿頸只有幾戶黃姓和陳姓人家,因捨不得離開祖屋或退休回流而堅守故居。

鹿頸和南涌多條客家村落共同組織了「南鹿社」聯盟,現在每隔十年仍合辦太平清醮超幽活動。

鹿頸村成立了永慶社,是聯絡黃、陳、朱、藍四姓村落的組織,昔日每年四次舉行做社以祭祀伯公。

位置

昔日,鹿頸是東北區村鄉對外的海陸交通要站,是沙頭角公路的終點,貨物又由村口渡頭經深圳運到大鵬灣。它亦是旅遠東北區的重要起點:自鹿頸村傍海而行,可至鳳坑、谷埔。


參考資料

沈思:鹿頸 客家小村 蒼茫往事(2020)明報 shorturl.at/cnPUW 
沙頭角鹿頸考察報告(2005)阮錦輝、范海迎 shorturl.at/rvY04 
1444 幢歷史建築物簡要 (2010)古物古蹟辦事處 shorturl.at/lsTX9 

故事STORIES

共17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