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菜餐牌中通常會有一味黃酒雞。紅酒白酒就聽得多,其實黃酒是甚麼酒?
新界村民舊時大多會自製糯米酒自用。最容易的是製作黃酒,材料簡單,不外乎糯米、水和酒餅,但其製作過程就要費一番工夫。
首先,糯米一般是用自家種的。稻米是昔日新界人的主糧,村人不只種用來做米飯的稻穀,同時會多少種一些糯米用來釀米酒和製作過年節用的糕粄。製作糯米酒的話,先要把糯米浸泡後蒸熟,攤涼後混入碾碎的酒餅,放入埕裡面,視乎濕度和溫度,夏天發酵三四天,冬天六七天之後加水,大概一個禮拜至十天就可以初步飲用。
這種糯米酒沒有經過蒸餾處理,熟成後(如果不變壞的話)色澤呈現黃色,所以才叫做黃酒。
除了黃酒外,沙頭角地區的村民私下製作蒸餾米酒、燒酒、玫瑰露等高度數的白酒,然後在沙頭角墟等地出售。不過,當時製作蒸餾酒並不合法的,各地鄉村常有警員來巡查,如被捉到,製酒的工具和其他裝酒的瓶瓶罐罐就有機會被充公或者毀壞,風險不可謂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