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叫「糕」,客家人則吃「粄」-字典解作「碎米造成的餅」。「圓籠粄」是客家人農曆新年送禮、自用的大製作,網上流傳雅化的説法是狀似客家圍龍屋和土樓得名;實際來看,以竹編的圓籠命名的機會較大。
在銻盤未普及的年代,竹籠墊葉是最方便製作、最大、易潔、又能快速傳熱(蒸)的容器。竹籠定形,柊葉、半楓荷防漏,就如現代的錫紙:硬化後的糕粄連葉整個拿起,竹籠乾淨依然。味道而言,圓籠令粄食帶半楓荷清香和柴火的煙燻香。(以客家人的遷徙史看,葉子組合或者也是因地制宜-客家讀者有聽過其他做法嗎?)
「圓籠粄」製作工序雖然簡單(見圖),但因體積大,只是燒柴蒸熟就要十多個小時,並定時攪拌確保均勻,越接近成事則越要用力,還未計事前踏粉(腳踏石碓將碎米碎成粉-據說也要用一晚)、收集葉片墊籠。
巨型「圓籠粄」經歷幾日冷卻硬化後結實沉重,需用鐵線用力鎅開,過程和歐洲人鎅開芝士輪類似,如看表演。若然送禮,則再用紅紙包住,禮輕情意重。
【鎖羅盆回憶】
鎖羅盆黃村長回憶童年在農村過節時,可謂是集整房人之力成就一底「圓籠粄」,有人砍柴,有人搓粉,或通宵達旦看火。小村長最愛在媽媽攪拌年糕時守在一旁,偷吃攪拌棒子上未熟透年糕粉漿(有村民稱「圓籠髻」),那是兒時獨有的甜頭,是長大後買年糕沒有的。
在年糕唾手可得的時代,以城市人的效率來說,要花十小時舉家製作一底年糕,實在不符成本效益。然而,經歷辛勞的過程後一起分享成「粿」的喜悅,為客家農村的新年增添了幾分儀式感和喜慶的節日氛圍,在現今消費主義主導下的節日文化裏,更見人情味。
製作「圓籠茶粿」的工序
➊ 煮糖漿:以熱開水煮融蔗糖,慢慢攪拌以免煮糊。
➋ 和粉揉搓:把溶煮好的糖漿分批注入糯米粉和粘米粉,持續拌合和揉搓粉團至均匀地融合,粉團呈流水形態即完成。
➌ 準備竹篾籠子:蒸茶粿的圓籠是由傳統六角編織法編成的竹藝品,其窩型環繞的結構為器物提供一定的深度,唯竹枝交織下留有較大的空隙,需要鋪上葉子填補以防滲漏。用作鋪墊的葉子多是就地取材,視乎農村附近一帶的植物品種而定,如梅子林村的村民就習慣用柊葉圍竹籠牆身並以炮葉墊底,其他村落則源用竹葉和蕉葉。
➍ 將粉漿倒入鋪好葉的圓籠裏。
➎ 柴火慢煮:萬事俱備後,就可以把圓籠放到盛有沸水的大鍋子裏,用柴火隔水蒸煮十至十五小時,期間每個小時加水攪拌以防黏底。年糕「發起」(膨漲)至高過竹篾籠子的高度,就代表蒸煮完成。表面上的氣泡及水份可以用沾過「滾油」的匙羮刮走。
➏ 放涼:剛蒸熟的「圓籠茶粿」比較軟糯,客家人習慣把糕點涼冷數天至質地結實才跟鄉親共享。
備注:茶粿製作技藝已被列作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手工藝之一 (編號5.24)。
梅子林村2022過年時做的圓籠茶粿全過程及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