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
端午節為華人傳統大節日,不只稱 「五月節」,五月也稱為「五毒月」。所以端午節還有一個習俗:去五毒。五毒指 的是蛇、蜈蚣、蠍子、蜥蜴(壁虎)、癩蛤蟆等五毒。
在這日子鄉民用很多方法驅蟲驅毒,形成在端午節做的習俗,例如掛菖蒲艾草,傳說可以辟邪,龍舟比賽、吃棕子等等,就算在城市中的市民,也還有慶祝這個節日。
活動內容
1.帶領參加者搜索石姜符(石菖蒲)艾草,順道在瀑布/生態河中浸龍舟水,此天是炎夏開始,之後將菖蒲掛大宅,協助大宅辟邪擋煞,為大宅想一些辦法,如何驅蚊驅蟲,防鼠等等
2. 製作香包工作坊,製作香包是端午節傳統活動材料可在裝上參考,多數是中藥成分,亦可驅蟲,亦帶有香氣。(中藥可在新樓街萬生堂預定)
3. 飲食方面當然就吃傳統客家粽和吃紅雞蛋,中午時分,也可玩立蛋遊戲,相傳端午節中午時候,雞蛋是不會倒下來,讓參加者體驗鄉間玩意。
石姜符是客家話,意即石菖蒲,符音在客語中有文白異讀出現,可讀 bu,不是讀 fu,我推測客家人用「符」這個字,乃認為這種植物可驅邪,功能上如一道符 (這時候讀 fu),符與蒲在客語中可同音,所以用上了「符」字(這只是我的猜想,未必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