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生中首次入村,首個任務就是為鹿頸公立學校除草、開路、清理滑梯——我們一行人相當快手,不消一小時便讓滑梯重見天日,把它從「草」深火熱之中拯救出來,順道一探廢校原貌。畢竟是辛勞的成果,總想享受,不知是誰開始的提議,總之我們後來一個接一個,簡陋的坐在大樹葉上,便開始瀡滑梯。我們功力尚淺,「瀡」得笨手笨腳的。
(一)
黃村長說,鹿頸公立學校裡面有個鋅盤,有某一段長時間,明明被棄置一旁,水盤之中的水卻源源不絕。我們那天沒留意到該瓷盤,或者是因為它已乾涸,與其他碎瓦灰燼混成一堆,難以辨認。
鹿頸村長黃太指,自己一直以來對鬼神十分敏感,未必見到,但能感受。她很久以前試過走上去鹿頸公立學校,當走到滑梯那裡,就第一時間離開。
因為她感覺到,上面有很多人正在玩耍。
「當然,」黃太打了個圓場,「依家時間過咗咁耐,又多咗人氣,或者,又有唔同嘅。」
(二)
黃太補充,他們當時在附近住過,在某個大雨天泊車在學校附近,在車中等待停雨,黃太突然見到一個身影正在往學校方向前進,便跟村長說:「爸爸,那麼大雨,官記仲走上去學校做咩嘢。」她形容那人穿著舊時的雨衣,亦即是「蓑衣」,頓感奇怪,皆因現代甚少人還會如此穿搭。
村長失笑:「官記依家點會上去啊。」
原來她認錯人了。那個人並不是熟悉的村民官記,而是另一個,舊時的人,所以他穿著舊時的蓑衣。
「當然,」黃太又打了個圓場,「其實整體咁講鹿頸都無咩特別嘢嘅。」
「係一條正面嘅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