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起,隨着時代發展,大量谷埔村民移民海外。Lilian 的爸爸是少數沒有移居海外的村民,Lilian 自小在市區上學,但每星期都跟嫲嫲回到谷埔打掃祖屋。或因如此,Lilian 對谷埔的感情非常深厚。2019 年的疫情期間,Lilian 發現多了村民回流香港,村中多了人氣,因此她和家人決定在這時候開辦季食士多。她與家人都想為谷埔村說故事,讓更多人認識谷埔、認識客家文化。
以下為 Lilian 在 2023 年 9 月和項目團隊的對談,摘錄自村里故事的共學環節。
註:A= 村里故事團隊;L= Lilian
關於季食士多
A:季食士多的理念是甚麼呢?
L:我們想讓更多人以輕鬆的形式了解谷埔的歷史,因此決定開辦不同的工作坊作為引導。我們工作坊的概念主題是食物,因為食物在客家文化中較為顯而易見,同時可以吸引到不同年齡層的參加者。以食物為起點,再配合文化歷史導賞,參加者便能以輕鬆的方式認識客家文化。
A:你在開辦季食士多的時候有甚麼新發現嗎?
L:在過程中我們發現香港人對客家文化的認識不多。雖然客家人在香港的人口比例頗高,但許多新一代客家人都表示對自己的客家文化不了解。香港的華人族群中有客家人、圍頭人、鶴佬人、廣府人⋯⋯他們其實都有不同的文化,但香港人好像對這些自身的傳統文化都了解不多,學校在這方面的歷史教育亦比較缺乏,我甚至有遇過把圍頭人及客家人搞混的人。亦因為如此,季食士多好像多了一份使命感:帶出香港的客家文化、讓更多人了解本地的歷史發展,這亦是季食士多一直堅持營運的原因之一。
A:在舉辦工作坊的時候,村民有甚麼想法嗎?
L:有些對我們很平常的事未必受村民歡迎,例如萬聖節的活動,因為村民一般對鬼神的顧慮比較多。季食曾經嘗試舉辦萬聖節活動,如分享村中的相關故事、夜行,但最終都出於以上的考慮而未能成事。同時,因為谷埔村有不同背景的常住村民,所以在進行導賞的時候,需要尊重不同村民對隱私的考慮,他們未必會歡迎外人隨便入村。
A:參加者對導賞活動的反應如何?有收過負面意見嗎?
L:導賞員與導遊的性質不太一樣,導遊會更詳細、更專業地介紹;而季食的導賞在性質上會更隨意,因為參加者入村參與活動時,是想同時了解村中的歷史和故事,因此我們會由村民的角度出發,講述谷埔的歷史。很多參加者都是第一次到谷埔,不了解這個地方,但想了解一下這裏的故事,因此工作坊的導賞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入門。
關於谷埔和客家文化
A:客家人的飲食文化是怎樣的?
L:每條客家村的飲食文化都會有些差異,通常與該村的地理、氣候有關,例如谷埔村因為近海,所以餐桌上經常會有海鮮菜式,村民甚至會認識一些在附近村落居住的水上人。但有些在內陸地區生活的客家人就可能不流行吃魚,平時也沒有接觸過水上人。
A:你觀察到客家村二代對自己客家人的身份認同的現況如何?
L:因為不同村的情況不同,我只能以谷埔村為例。年輕的村民受不同的因素影響,導致他們有不同程度的身份認同和歸屬感。他們雖然會回來短居、拜祭、過節,但要長時間在村內生活就相對困難,特別是在城市土生土長的村二代。對他們來說,這個文化未必很深刻,會回來只是因為「陪父母」,加上城市的生活已經很忙碌,他們便不會想再投放心力在村的活動上。
A:村民之間對復村的想像會有不同嗎?
L:我認為年長一輩與後生一輩的想法會有不同。老一輩的村民在村落已經居住了很久,或者本身無兒無女,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這一代已經是終結。因此,村民對傳承的看法會有差別,有些村民不會選擇回到谷埔落葉歸根。村民對復村的想像也有不同,年長一輩因為見過村中最輝煌的年代,他們對復村的想像會建基於昔日的經歷,期望可以像以前一樣;而我(後生一輩)因為沒有經歷過最繁華的年代,則只是希望它可以變得繁華,未必是重造以往的景貌,而是新舊融合,把新元素加到村中,不想讓村落被遺忘。
A:你認為客家人的身份對你來說是甚麼呢?
L:我認為客家人的身份對自己來說是多了一份自我認同感。客家人的下一代可能會認同自己是香港人多於客家人,因為如果沒有自小受到客家文化的熏陶,即使血緣上屬於客家人,他對客家人的身份亦不會產生認同感。除了家庭的影響,學校的教育亦同樣重要,因為這是較容易讓大眾認識客家文化的途徑,同時也能幫助這些文化傳承下去。假如香港想成為一個多元化城市,就更不能失去它的文化底蘊。
如果想下一代積極參與到文化傳承的過程當中,使其與地方產生連結是必然的步驟,而季食士多正正能成為復村的參考之一。季食士多最近正在復修,9 月才會恢復營業,但大家如有興趣了解更多,仍可以聯絡 Li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