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展品為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所中心 滙豐永續鄉郊計劃:社區共創項目-「繼里畫坊 - 畫圖講故」的一部分。
【乘涼食飯】
近黃昏的晚飯時間, #梅子林 村屋裏面燒柴 煮飯熱得不得了,倒不如索性將檯櫈搬出屋外剩住涼吃飯。辛苦上山下田工作一整天,看著連綿梯田上的餘暉 ,幾家人共敍天倫,樂也融融。
吃的也是現代人推崇的 #EatLocal: 夏日菜式例如 #池魚仔蘿蔔乾湯 ,池魚仔 來自附近的海灣, #蘿蔔乾 是冬天收成醃製的。
【屋前睇戲】
有時飯後,原來會有政府人員入村放電影。但村中無屏幕,就將光影打在在新建的遊樂場旁的村屋牆壁上。小孩當然最雀躍啦,搬櫈的搬櫈、爬架的爬架,一時間近半村民二三十人都聚在一起看戲。
時至今日,好奇問起村長村民:當年放甚麼戲呢? 原來太年幼,大家都想不起了。
【樹下看牛】
村中一家大小,父母負責下田;小孩年幼,在課餘負責看牛趕牛 。看牛可逍遙自在呢,趕牛上山吃草,幾個小孩就在旁捉迷藏、看著腳下的梯田和印洲塘 、唱下山歌。
村中的荔枝王是綁牛的熱門位置,有說該處就因為牛 多、地肥沃,荔枝樹也自然特別壯健 。
【祖屋舊貌】
歲月流逝,祖屋屋頂早已倒遢。看見破屋時,除了欣賞遺美外,會想像舊日有人生活的情景嗎?多得學生義工清理地上的泥頭,祖屋中心位置的麻石地台得以重見天日。天井旁是灶頭、煙囪和後期加建的水缸,另一邊是存放瓦缸和橫樑杉木材的地方。
再往內走是高樓底的客廳,據村長所述,童年時家人會坐在八仙枱飲茶,一旁要爬梯而上的閣樓放了十來隻大冬瓜。原來冬瓜皮厚不易變壞,正適合做過冬的儲糧,因此名為「冬瓜」。
鳴謝 梅子林曾玉安村長分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