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有時山邊見到的小屋,到底是甚麼?】
刨開濕潤的泥土,男人不斷重複著動作,一下一下,白骨露出,重複著,將覆蓋著屍骨的泥沙慢慢鏟開,腳掌、小腿、脊椎、肋骨、頭顱,慢慢清晰,男人把祂們仔細地、輕輕地放進準備好的罈中……
這並不是什麼盜墓故事或者恐怖鬼故,而是部分客家村落的殮葬方法。常見的葬禮模式有土葬、海葬、火葬、天葬等,在某些客家的村民會用拾骨葬去保存先人的遺體。在香港通常會稱為執骨,是將先人二次殮葬的方式,先把遺體以土葬下葬,再把已白骨化的屍骨放進金塔。
執骨主要是華人在古時由於戰亂、遷徙,基於孝道,應將父母先人的遺骸一起遷移,便有了遷葬一習俗,把遺骨用金塔裝起運輸,而這一傳統也一直傳承至今。執骨一般需要土葬五年以上才能把遺體起回,而在一些客家村莊較常會在十年後再起回骨殖。在從前,執骨的可能會是家屬,而如今,更多的會請執骨師傅,更為專業。首先,執骨師傅會按家屬的指示尋找棺木,開棺執骨。如果屍體沒有完全白骨化,有的便需要洗骨。執骨師傅大多會順次序執骨,從頭或從腳撿起,一根根按人的坐姿排進金塔。金塔可以再放進金塔屋,與其他親人的金塔同葬。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殮葬方式可能已未必是最傳統,而政府也有規定葬於公眾墳場的遺體滿六年就需要撿拾骨殖,只有新界原居民可以不受時間限制。
編按:山邊見到小型構築物不一定是墳墓,也可能是水井甚至伯公(即土地公),曾見過有行山客混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