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注:梅子林復育計劃、遊谷探埔及重塑榕樹凹故事三項計劃均受鄉郊保育辦公室之鄉郊保育資助計劃資助。
梅子林復育計劃(Project Plum Grove)
中大建築學院團隊(下稱中大團隊)在沙頭角的鄉村復育中主要參與三個項目:梅子林復育計劃、遊谷探埔及重塑榕樹凹故事。
梅子林復育計劃分為兩期:第一期為「實驗性建築復修示範」,主要對村中的壁畫屋和老屋進行修復實驗,以輕巧的建築材料結合原有的夯土牆,探討鄉郊建築修復的可能性;第二期為「永續鄉村社區老屋修復計劃」,團隊會對村中的老屋進行修復,同時探討把梅子林打造成永續鄉村的可能。這項目有兩個關鍵字:「就地取材」及「參與式建築」。
「就地取材」:夯土牆加入新技術
中文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鍾宏亮(Thomas)提出「就地取材」的設計原則是因為受地理形勢所限——梅子林位於半山腰,運輸受阻,建築材料都只能依賴人手搬上山,昔日的建築都是盡量就地取材而建成的。
Thomas 認為「就地取材」就是一個傳承的過程:「我哋一開始就想試吓用原有夯土牆嘅泥,重造新嘅夯土牆出嚟。但團隊都知道,佢哋放得太耐之後,都唔係完全適合使用,所以我哋都要攞啲新嘅泥。我哋會問返村民,舊陣時起屋喺邊度攞泥,因為村民知道邊度嘅泥適合起屋,團隊就再去同一個地方攞返。」中大團隊在第一期進行的壁畫屋和老屋修復,連屋瓦都重用由舊建築收集到的材料。團隊為村民帶來了新的視角去了解復育建築,現時村民都會主動保留舊建築掉下來的屋瓦,以備日後重建之需。
梅子林復育項目中,中大團隊亦邀請同為中大建築學院的吳恩融教授團隊,改善夯土牆的配方,利用簡單的建造技術和材料,配合科學有效的試驗方式(High Science, Low Techonology),增加夯土牆的抗震能力。「多得吳教授團隊嘅參與,我哋可以攞入實驗室做試驗,搵出最硬淨嘅夯土牆配方。」這為梅子林的夯土牆修復帶來了新可能,「每一個地方嘅泥都唔係好一樣,所以最好嘅配方都要慢慢試出嚟。」Thomas 坦言,團隊也在這過程中進步了不少,到第二期的時候已經熟知當中的技巧了。
「參與式建築」:將年青人帶入鄉郊復育
項目之所以能順利推行,「人」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要素。Thomas 笑言因為梅子林比較「山旮旯」,同時工程方面又相對「騎呢」——既要有新材料,又要保留夯土牆,因此梅子林項目初期尋找施工團隊時遇上不少困難:「搵咗好耐先搵到肯上去梅子林,而且有經驗嘅施工團隊。」後來找到合適的施工團隊,加上建造學院的一眾師生、義工的幫忙,終於取得了第一期項目的階段性成功。
而這也是「參與式建築」的由來,目前梅子林的常駐村民多是退休回流香港,並沒有年青村民——意味着建築、村落文化沒有人維繫,復育的可持續性不高,因此團隊一度為如何延續復育的成果而苦惱。發掘的村民故事、修復好的建築、重新被記錄的傳統儀式⋯⋯下一步,我們又應如何孕育這些得來不易的「果」?
於是,中大團隊決定利用大學的優勢——一個集研究與教學於一身的場所,讓學生能以參與式學習的方式,參與到復育當中。尤其第一期項目開展之時正值疫情,遠離煩囂的梅子林正好符合防疫規定,提供良好的環境讓學生「邊學邊做」,讓他們吸收課本的知識之餘,亦能了解鄉郊復育的理念。更多年青人參與鄉郊復育亦為村中注入活力。
除了學生與招募的義工, 中大團隊也偶爾邀請另一個鄉郊保育項目「森林村落」的義工來幫忙,使項目能將年青人帶入鄉郊復育。他們相信,邀請不同的持份者參與到建築復育當中,能有效加強項目的延續性,因為除了村民,其他持份者亦能幫忙延續鄉郊的文化歷史,「多個人多份力量」。
近年來除了鄉郊的復育項目,市區的建築項目好像亦慢慢多了「參與式建築」的元素,假如有機會參與其中,大家會參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