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Rain Wang
編輯:May Ma & Hermion Au
2017 年 10 月起,香港鄉郊基金(鄉郊基金)與長春社透過「荔枝窩自然管理協議」項目與荔枝窩不同持份者合作,在村旁農地進行自然管理工作。鄉郊基金早在 2013 年與荔枝窩村民簽下第一批租約,與大學、長春社與緑田園携手開展第一個復耕及鄉村營造項目。合作團隊與社區農夫在荔枝窩發展生態友善農耕,以生態、鄉村景貌和文化保育為首要目標,同時希望發展本土經濟,致力於永續共融。
1. 頗具挑戰的復耕嘗試
團隊在復耕的過程中遇到各種意料之外的困難,亦有不同新嘗試:
【種子】
隨著香港農業的式微,香港本土種植的米種已絕跡,不復存在。雖然漁護署和一些本地團體從外地種子庫帶回一些香港原有的米種,在不同的農場試種,但復育本地米仍處於初步的研究階段。復耕米種的選擇不多,團隊不確定哪些米種能適應荔枝窩的環境,因此從選種開始,就頻頻迎接挑戰。
「我們復耕、種植稻米的收成暫時不高,早年試過不同米種,也試過到内地農科所向相熟的農場取種,但因為水土不同或病蟲害,很多品種都不太適應(荔枝窩的環境)。經過多年的嘗試,現時象牙粘米的產量較穩定。項目農場有賴合作伙伴長春社,由塱原及河上鄉獲得米種。我們積極嘗試,亦計劃自留種,培育更能適應荔枝窩環境的米種。」
【蟲害】
基於生態友善的原則,管理協議項目管理的農地日常運作以有機耕種為基礎,禁止採用基改作物、化學肥料或農藥,只選用香港有機資源中心認證有限公司認證的物料,而除了用有機農藥,農夫們也有其他不同的嘗試。
「我們種米和其他農作物時會遭遇蟲害,但即使是有機的農藥也不能施放太多,因為農藥没有針對性,其他昆蟲都會受害,因此盡量不想過分施藥。近年可能因天氣反常,農田蟲害的情況增加,項目農夫翻查過不少資料,發現浸田是減少蟲害的方式之一,所以秋冬收割晚茬米後,我們便會用水浸着部分米田,直到春天準備新一季。」
【種植環境】
跟以前村民在大片、開揚的農地種米不同,現時農田保留了大樹和農作物以外的植物。項目的保育物種:米魚、蜻蜓、蛙類和水蕨,需要不同的環境和植被繁衍、覓食和躲藏,而農地、水坑、農作物和雜草,為各種動植物提供了多元的棲息地。「樹蔭範圍大,會遮擋陽光,農地的日照會減少;農地的樹木太密集,亦會影響空氣流通。當初復耕項目初期,進行樹木調查後團隊保留了大樹,在炎炎夏日為大家提供了乘涼休息的地方,所以人樹共融也是一個課題。
經過幾年種植,田裡的泥土會重塑微生態系統——除了營養之外,還有細菌、真菌甚至昆蟲,都有利於植物生長。」
【氣候變化和適應】
在不同的季節耕種,農夫都會遇到不同的挑戰,需要調節和適應。關於氣候變化,農夫有深深的體會。寒冷的日子減少、春季乾旱缺水,又或者連綿不絕地下雨,長時間天陰、缺乏陽光,這些都會影響種植、擾亂整個環境和生態,引發病害。
幾年前出現過春旱,初夏第一場大雨姗姗來遲,至六月中才出現。由於荔枝窩農夫不是打井取地下水,亦沒有接駁自來水,而是依靠山溪河川的天然水源灌溉,因此如果春季雨量不夠,會嚴重阻礙春播,影響農作物生長和收成。
荔枝窩是洪泛平原,過去亦發生過多次河水泛濫,導致田區水浸,沖走和損毀農作物和農場設施。農夫需要有敏銳的應變能力和良好的抗逆心態,在災後記錄情況和報告,然後迅速恢復農場運作。種植時,他們也會盡量選擇一些抗澇、抗熱、抗病的品種。
我們鄉郊基金的項目同事經常留意天文台預報,提醒農夫在天氣轉差前做好準備,例如在颱風和暴雨來臨前,呼籲大家提前做好農地管理,紮好工具、加固棚架,盡量減少農作物和工具的損失。不過有時候因局部地區的天氣差異很大,分區天氣預報也未必完全適用於荔枝窩。
【動物「入侵」】
除了稻米之外,項目農夫曾經在荔枝窩成功種植黃豆,產量不錯,及後由合作農業夥伴田嘢將黃豆送到本地悅和醬園製成有機豉油。但是第二年,卻因為臨近收割時被箭豬、野豬吃掉而失收,之後再嘗試種第三次,亦變為牠們冬天果腹的食糧。
此外,農場曾經種植蘿蔔、粟米、菠蘿、椰菜、薑黃、紅菜頭等,也在收成前被動物分一杯羹,每棵試味一兩口,令農夫感到很是煩惱。但在生態友善耕種的前提下,他們不會選用高殺傷力的設施,農夫唯有嘗試用不同方法保護農作物,例如用覆蓋物遮擋動物的視線。
2. 來自荔枝窩的農產品
雖然遇上不少困難和挫折,以及受到種植條件的限制,但荔枝窩農夫由 2013 年開始復耕至今,透過不斷探索與嘗試,逐漸發展起「荔枝窩製造」的本土農業品牌。
「荔枝窩自然管理協議」項目團隊管理下的農地,由項目農夫和多個農組的社區農夫打理,不同的團隊都有自己的特色產品。
項目農夫打理的田區位於荔枝窩村西門外,地勢較低,濕田較多,所以用以種植較大面積的水稻。農場內有荷花池,夏天出產荷葉、蓮子,會配合其他作物生產湯包。項目農夫喜歡選用香港高華種子公司培育的「南瓜佳佳」和「南瓜麗麗」,因為它們由昆蟲天然授粉,又能適應濕熱環境,而且外皮較硬,適合露地種植,即使在不加保護網包果的情況下,果蠅的影響都較小,真正做到生態友善種植。
肉薑和薑黃亦是荔枝窩農夫的長期至愛,他們選擇適量施肥,既可以賣鮮貨、乾貨,又可以藉此舉辦農地體驗活動。在冬季病蟲害較少的時段,農夫會種植少量菜蔬,例如蘿蔔和椰菜,夏季則以瓜豆為主。
夥伴機構港大的農場亦是我們社區農夫之一,他們負責的田地多靠山邊,主要種植咖啡、薑及冬瓜等,亦在沙頭角有加工場製作不同的加工食品。其他農組也各自種植自己的特色農產品,例如不同的香草、水果、花、薑科作物,可製成不同種類的「荔枝窩製造」產品,如護膚品、蚊怕水、薑黃粉、花茶、雪條等。
然而,雖然荔枝窩農夫以生態友善方式耕種,但生態友善不等同有機認證,即使日常運作以有機耕種為基礎,農夫們並未申請認證。因為這裡各個農場的產量不多,而申請有機認證的費用不低,且需要進行大量文書工作,對於小農戶來說,經濟和時間成本都太高昂,難以負擔。項目團隊與社區農夫們多年來訂下了不少農耕和社區守則,他們會定期開會相討田區的管理,亦會互相監察,關係十分密切。此外,由於荔枝窩地理位置偏遠,導致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因此荔枝窩的農產品都是由一班有心的農夫無懼各種挑戰和限制耕作而來。生態友善的耕種方式給予城市人一片美麗的鄉村田園景緻,甚至得到米魚、蛙、蝴蝶、蜻蜓、水蕨和其他生物的認可,這些都不是單單一張有機認證證書可以做到的。
談及銷售,坊間農產品大多售往食肆,但食肆大多著重成本,會覺得荔枝窩出產的食材昂貴。例如蘿蔔在普通街市只賣幾元一斤,但荔枝窩出產的,售價便超過二十元一斤。如果沒有那麼多食客能分辨本地農產品的來源和認同農夫的心血,這類昂貴的產品就很易不敵市場競爭,令堅持本地生態友善、有機種植的農夫心灰意冷。因此項目團隊積極向公眾推廣生態友善耕種,期望開闢更多銷售渠道。
「荔枝窩自然管理協議」項目團隊自 2018 年開始舉辦農樂節,以不同的農地活動,向公眾推廣生態和文化保育,希望更多人支持荔枝窩的生態友善耕種和保育工作。另外,每月第一個星期六,荔枝窩的社區農夫都會在廣場參與農墟,有時也會組團參加村外的市集和活動,例如旺角花墟的本地漁農美食嘉年華,好讓更多公衆認識生態保育與農業並存的價值。
經過幾年的摸索和發展,荔枝窩的社區農夫各自慢慢成長,平時也開始舉辦活動。當然,農夫既要處理農地的工作,又要擺檔銷售和籌辦活動,單靠個人力量實在難以兼顧,所以他們會找志同道合的夥伴分工合作,也會廣招義工幫忙。
香港鄉郊基金高級項目經理 Teresa 坦言,在塑造「荔枝窩製造」品牌這一方面,不同農組如要達成共識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有很多東西需要時間去醞釀,尋找共識。農作物種類、怎麼定義、如何銷售等細節,社區農夫之間仍未有共識。譬如在「荔枝窩製造」的定義和認證方面,有時社區農夫的小農場出產種類和數量有限,需要用上外來的材料去加工、製成產品,但這樣就不是百份百純「荔枝窩製造」了?我知道 Branding(品牌塑造)很重要,但要怎樣設立一個標準,令到不同生產者、參與者都覺得舒適和可接受,要做到這一點是很難的。」
3. 兼具「生態友善」內涵的荔枝窩農業
「荔枝窩自然管理協議」項目的農耕不單以發展本土經濟為目標,同時追求自然和諧,令人和自然萬物能夠共生。
對於「入侵」田地的小動物,村民怎樣反應?
除了黃豆,荔枝窩種植的薑黃也會被豬挖咬,讓一些社區農夫很頭痛。加上現在缺少華南虎等天敵,附近山頭的野豬數量不斷增加。村民想過找政府野豬隊來捕獵,但想到周圍山林其實都是動物的家園,就放棄了這個想法。於是,除了在田區設立太陽能供電的電網,農夫還會 DIY 一些小裝飾,例如會閃光或發聲的機器阻嚇野豬。可惜時間一長,野豬發現沒有危險性,這些小裝置就失去阻嚇作用。農夫發現動物也會不斷學習,田區的電網常出現斷線或枝柱被撞歪的情況,後來發現野豬和黃牛已學懂跳過或衝過電網,箭豬則靠自己的「天然防護衣」,穿過電網線或排水管道闖進田地覓食。
雖然野豬、箭豬等動物對農作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但村民與農夫還是抱持友善對待動物的態度。他們當然不希望這些動物帶走自己的勞動成果,但仍堅持配合荔枝窩整個村貌景觀和生態考慮,不會像外面的農場一樣,築架鐵絲網和板牆,將田地圍起來阻擋動物。
在充滿未知的挑戰中持續發展的荔枝窩農業,能否為鄉村保育、田地復耕開闢出一條新出路,同時兼顧生態文化保育以及經濟發展,實現永續共融?誠邀各位蒞臨荔枝窩,親身感受這裡的自然和文化氣息,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