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社」,客家話讀音是zo4 sa1(類似廣府話「坐沙」),係客家村落的傳統祭祀風俗,目的是酬謝神恩、祈求豐收。[1]
「社」的意思是社稷,又即係客家人講的伯公。每個地方做社的時間不同,就筆者居住的南涌而言,據說從前只會做春、秋二社。六十年代後鄉村人口外流,則減少至只有做秋社。再到後來,村落基本上不再有農業活動,就連做社的傳統也失去了。然而筆者附近的鹿頸,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曾一度恢復做社傳統。本文綜合筆者的親身經驗,集中介紹做社時候一個重要的環節——炆豬肉!
做社除了拜神,也充當凝結社區的功能。連結人的最好方法莫過於共食。每次做社村落會安排好「社頭」(負責做社的人家),除了要備好祭祀用品並且負責挨個伯公上香拜祭之外,亦要在酬神後煮一大盆炆豬肉供鄉民共同進食。炆豬肉以前一般是用位於「社壇」的大灶去煮的,主要材料是連皮豬腩肉,近代豬肉都是買來的,先切件,用鹽、生抽、老抽、玫瑰露、南乳等醃至入味。豬肉件要先用油爆過,之後加入其他配料和調味料慢火炆煮。這道菜要煮得好吃,最重要的是醬汁;有醬汁就必須輔以配菜。
但原來每次做社可用、應用的配菜,亦是頗有考究的。鹿頸永慶社一塊記錄做社用料規定的牌匾就話:新春許神福社可用木耳、芽菇、竹筍,不可用鹹菜。再下一次做社是農曆八月初二,配料可用鹹菜或其他。然後是農曆十一月初二人口平安社,配料可用芽菇、竹筍,不可用鹹菜。最後是農曆十二月初二,規定跟新春做社的一樣。(備註:四次做社之中,有三次的時間挨得很近,且都是避開插秧收割等農忙季節。)現代來說恐怕做社用料並不那麼考究了,且會加入豆腐泡之類普遍的食材。
最重要的是,社頭煮好豬肉後,村內會響起鑼鼓(各處村落或有不同做法),通知村民來食。炆豬肉煮好後會放在大盆裡,盆子則放在地上,村民都是帶著自己的碗筷和凳仔,或蹲在地上吃的,這樣吃別有風味!
[1] 如想知道讀音,可參考相關本土語言保育協會發音字典。http://www.hkilang.org/v2/dictionary_resul